为什么现在拍不出林正英时代那种原汁原味的僵尸片了?你知道吗?

为什么现在拍不出林正英时代那种原汁原味的僵尸片了?你知道吗?

在之前的港片中,基本以“娱乐取向”为出发点,而《僵尸先生》则把厉害与喜剧结合在一起,运用荒诞的手法,极大的刺激了观众的感官感受。

《僵尸先生》一战成名,让林正英的道袍形象深刻人心,此后的80后、90后的暑假、寒假都是在僵尸先生系列电影中既害怕又兴奋中度过,当年地摊上有很多的DVD、VCD、录像带之类的电影存档方式,相信大多数人也都是通过碟机看的一遍又一遍,留下一个个记忆。

本以为,这种题材的电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热度,但没想到,1997年,林正英就深受肝病困扰,110月就与世长辞,终年45岁。

从此,僵尸片的头把交椅就给到了“徒弟”钱小豪的手中,不过时代滚滚而来,钱小豪并没有开辟出自己的时代。

面对僵尸片的没落,曾经有人采访钱小豪:“为什么你现在拍不出林正英年代那种原汁原味的僵尸片了?”

钱小豪说:“不是我们拍不出来,而是不能这样拍。”

他表示,因为现在拍这种题材有很多规矩,比如不能出现符咒,不能出现很多当年的道具,因为其中有很多迷信的成分。

如果你在片中和僵尸打架,一定要注意尺寸,僵尸的定位也很重要,它不能是传统的,它必须要是吃错药或是生病神经错乱而衍生出来的。

总而言之一句话,僵尸他只是穿错了衣服,它其实只是误把自己当成了僵尸,这只是一部分,还有很多很多的规矩。

所以编导啊,演员啊也只都能在这个圈内活动,因此很多东西就难以呈现出来,就给观众一种平淡感,没有了那种刺激。

钱小豪采访时更是委屈地说道:“国内很多人喜欢看,但是一来看就有很多人说的声音,就说,怎么没有拍的像以前英哥那种气质,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,不是我们不想拍,是我们不可以拍。”

有因必有果,没有好的影片供应,现在僵尸类型的电影已经完全失去市场的消费者了。

根据一项市场调查,发现目前僵尸片市场需求越来越小,因受众人群不广,有此类型的题材拍出来的作品呈现效果又很不好。

而且影业的蓬勃发展,欧美大制作电影的冲击,日韩的唯美诱惑,影迷的口味有了更多的选择,对电影的剧情层次、逻辑、演员演技、电影效果和观影质量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,给僵尸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。

最根本的还是近年来少有僵尸片有好的反响,久而久之影迷逐渐接受其他类型的电影,需求小了,就没人拍了,投资人对市场早就做了调查,投资拍摄的都是现在叫卖座的科幻、爱情、喜剧电影等等。

生意人是不会冒着极大的风险让自己亏本的,没有回报,僵尸片自然就退出了。

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

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,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,创意是无限的。

其实现在僵尸片不流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约束太多,但真正让它沉默的是没有创意。

传统的路子,走不了,其实可以拍摄类似《我和僵尸有个约会》这种的现代题材,或者像《暮光之城》这样玄幻,再大一点,像漫威宇宙那样,天马行空,也不是不行。

你说是吗?

图片来源于网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